寿州双门铺黄氏源流述略
黄氏是当今中国的大姓,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最早可追溯到帝舜时代(约公元前2277—约公元前2178年)。
吾双门铺黄氏系江夏郡孝友堂,明初洪武年间(1368—1398年)由始祖瑾公自山东迁至今寿县双门铺一带。二世祖共有兄弟六人,分别为:老大伯珠、老二伯玺、老三伯琦、老四伯年、老五伯熹及老六伯玉,由此分为六房(六门):伯珠门系为长房,又称桥上门;伯玺门系为二房;伯琦门系为三房;伯年门系为四房;伯熹门系为五房,又称南院;伯玉门系为六房,又称北院,北院又分为乡下、城里两支。此后,各房不断发展壮大并迁徙。其中,长房人丁兴旺,半数居住在双门铺,其余迁居到社共庙、孟家冈、保义集、杨仙铺、众兴集、广积庵、三觉寺、张李集、迎河集、炭场湖、萧严桥、沙涧铺、安丰铺等地,另有迁居到泗县所属的旧县城;二房人很少居住在双门铺,大多迁居到白杨店、罗陂塘、皂口闸、十字路、杨家冈、保义集等地;三房人居住在双门铺的比二房多,其余大多迁居到张李集、迎河集、东隐贤集以及霍邱县所属西隐贤集、冯家集、孟家集、三流集等地,也有侨居江苏吴县的;四房人部分居住双门铺,其余迁居迎河集、萧严桥、杨仙铺、牛角铺、众兴集、三觉寺及六安县所属十里头各处,也有迁居滁县的;五房居住双门铺的居多,其余迁居迎河集、萧严桥、杨仙铺、牛角铺各地,也有人迁居至蚌埠各地;六房中居住在双门铺、张李集、谢埠店、迎河集及六安所属的木厂铺,为北院乡下分支,其余在明末迁居寿州城内的为北院城里分支,其中乡下分支有侨居江苏江宁县的,城里分支有侨居西安的。另外,据说还有由双门本部迁居至霍邱县西的西大山麓,合肥附近的炎刘庙、黄家塘埂以及石塘桥等地。寿州双门铺黄氏宗亲理事会
公元二零一八年 清明